奢侈品电商面临假退货取代真货的现象日益增多
你订购了一个奢侈品手袋,却收到廉价仿品。类似情况近期在Ssense和Farfetch等平台频频发生,但这未必意味着零售商失职。越来越多案例表明,这实为新型诈骗手段——顾客将高仿品而非正品退回商店。奢侈品牌如今正寻求有效防御此类威胁的对策。
随着网购兴起,一种新型复杂欺诈悄然渗透奢侈品电商。据《时尚商业》杂志报道,滥用宽松退货政策、将正品换成高仿品再退回的消费者数量正持续增长。如今这类仿品制作精良,往往难以辨别真伪——有时甚至肉眼难以分辨。
近月来,类似事件主要通过社交媒体扩散。网红蒂芙尼·金姆在TikTok指出,她从热门电商Ssense购买的The Row手袋实为疑似假货。尽管商家提供折扣退款,问题仍未解决。其他用户也分享了在Farfetch和萨克斯第五大道等平台遭遇的类似经历。最极端的案例中,有顾客收到奢侈品手袋包裹时,竟发现里面装的竟是一罐金枪鱼。
慷慨助长欺诈
专家指出,此类事件主要源于电商平台为刺激疫情期间网购而推出的宽松退货政策。然而这种策略也为规则滥用者敞开了大门。
据Riskified数据显示,仅在美国,虚假退货造成的损失将在2024年达到惊人的1040亿美元——是2020年的四倍。
这种情况给奢侈品零售商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大量退货商品无法通过人工进行详细检查。奢侈品防伪平台Entrupy数据显示,奢侈品领域假货检出率已从2021年的8.3%攀升至2023年的8.7%。这意味着假冒商品正以日益精良的品质,开始渗透至缺乏完善防伪体系的高端门店。
技术防伪新方案
技术手段提供了解决方案,例如特殊二维码或NFC芯片。这类标识以无法在不损坏产品的情况下移除的方式附着于商品。若退货时缺少该标识,系统将自动拒收或触发深度核验。部分品牌已采用NFC芯片验证真伪,但专家指出核心问题在于普通消费者往往不熟悉芯片操作。矛盾的是,造假者也开始制造看似可信的假二维码和认证网站。
Vinted、Vestiaire Collective等奢侈品二手交易平台已推行强制产品认证。但该流程耗时耗资,传统电商尚未具备大规模实施能力。
真伪鉴定:奢侈品行业的新挑战?
日益严峻的退货验证压力,引发了认证服务是否将成为奢侈品零售新重要板块的思考。
品牌现需确保产品不流入匿名运输仓库——此类场所极易混淆真伪。因此普拉达近期宣布与电商平台MyTheresa建立独家合作,向消费者明确传递“安心购买渠道”的信号,实属必然之举。
时尚品牌如今必须在追求商品广泛流通与保持产品真伪完全可控之间寻求平衡。奢侈品的未来或许正取决于品牌方能否再度收紧游戏规则——奢侈品将不仅关乎声望与价格,更关乎可验证性与可信度。

October 23, 2025